县域是现金流通与现金管理的“主阵地”。近年来,人行兰州中支着眼于破解县域现金供应不充分、不平衡这一现实问题,以县域现金调剂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优化县域现金供应保障体系。经过5年多的努力,该行在全省设立运行了16个现金调剂中心,构建了“发行库+现金调剂中心”的县域网络化现金供应保障体系,使全省69个县的现金直接供应覆盖面从49%提高到71%,有效弥补了无库县(区)的现金服务短板。
确保现金供应不留空白
由于甘肃省地域狭长,部分县区自然条件差,交通设施落后,供应距离远、风险大、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现金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业务成本,近年来,人民银行也相应地优化了发行库布局,撤并了部分县域发行库。目前,甘肃省共设立34个县(区)发行库,无库县主要靠临近县支行或所属市州中支来保障现金供应。
为破解无库县域现金供应难题,提高县域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人行兰州中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部分人口和经济规模较大、距发行库较远、贫困程度较深的无库县(区)试点设立现金调剂中心,进一步拓宽现金服务半径,延伸县支行现金管理职能。该行确定了“试点先行、突出特色、重点培育、统筹推进”的原则,制定调剂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合理确定现金调剂中心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在开展现金调剂中心试点的基础上,该行于2017年5月,推广设立了11个无库县域现金调剂中心,逐步完善县域现金的供应网络。
延伸现金管理服务“触角”
针对贫困地区现金服务网点少的客观实际,人行兰州中支把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发行库和现金调剂中心服务的重点区域,准确把握贫困地区现金运行规律,研究贫困农户对券别需求的偏好和特点,确保实现现金的精准投放、精准管理和精准服务。
人行兰州中支创新现金调剂模式,坚持边运行、边总结、边改进,建立了“大面额直接调剂与间接调剂相结合、小面额人民币灵活调剂、残损券集中兑换调剂”为框架的模式,提升现金供应的精准度;坚持管理于服务之中,指导市县两级行将小面额票币兑换、反假币、冠字号码查询等人民币管理职能纳入现金调剂中心,丰富和拓展了现金调剂中心的服务职能。同时,该行将现金服务纳入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整体部署,建立了甘、青、川毗邻藏区联合反假机制和庆阳革命老区反假货币示范区,开展了假币“零容忍”专项治理行动和反假货币进农户、进寺院等宣传活动,并督促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信贷+支付+现金”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在11个无库县实现金融消费者现金服务“零投诉”,现场环境得到了全面净化。
提升现金供应保障能力
无库县域调剂中心运行以来,甘肃省人民银行市县两级发行库专门开设了服务“绿色通道”,设立服务窗口,悬挂标识指示牌,对现金调剂中心出入库业务专人负责、快速审批、优先办理,保证了调剂中心现金供应充足、结构合理。
“现金调剂中心为县域金融机构持续稳定的提供现金出入库等各项服务,在无库县域发挥了‘准发行库’的作用,显著提升了当地现金供应保障能力。”人行兰州中支副行长张立民说。
自无库县域现金调剂中心建立以来,已累计办理现金调剂1977次,共向6.3万平方公里的无库县域投放发行基金达68.7亿元,充分满足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金需求。在无库县(区)过去的现金供应体系下,由于资金在途风险高、储存成本和调运成本高,无库县(区)金融机构从库存及利益考虑,不愿投放小面额票币。现金调剂中心设立后,无库县金融机构能够及时掌握现金需求变动,迅速调整投放策略,有效缓解了“券别调剂难、残损币兑换难、找零难”等突出问题。
同时,无库县域现金调剂中心把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小库存”转变为以县域为整体的“子”,参与调剂的金融机构在测算各自需求的基础上,可以适时轧差库存、余缺互补,有效减少了业务库备付现金这一情况。以合水县为例,调剂中心运行后,无库县域金融机构日均库存余额由3380万元降至3070万元,降幅为9.1%,现金周转效率得到提高。
调剂中心成立后,还可通过调剂平台及时将成员单位库存残损券凑成整捆、整袋后上缴,强化了以新逐旧的实际效果,有效解决了残损券回笼受阻、硬币投放回笼不畅等问题,票面整洁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由调剂中心缴存人民银行的残损币占其开户行全部回收量的25%,县域和农村贫困地区流通中现金总体整洁度超过70%,较现金调剂中心运行前提高7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