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男子为儿子买鹦鹉却住进了ICU”的新闻引起关注。报道称,长沙一男子买了一对鹦鹉家养,几天后鹦鹉死了,而该男子也离奇生病,严重到住进ICU,抢救了20多天才脱离生命危险。据医生诊断,患者的病因是“鹦鹉热”。鹦鹉在我国属于二级保护动物,禁止买卖。我们这里先不谈法律问题,来说说“鹦鹉热”是种什么病,饲养其他鸟类动物有没有类似的危险。
由微生物“衣原体”引起
“鹦鹉热”是一种被称为“衣原体”的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主要在鸟类中流行。
人类感染病例首次发现于1879年,当时德国和瑞士共有7例患者在接触鸟类后发生肺炎。由于不知道病因,先后被称之为“肺型斑疹伤寒”和“非典型肺炎”。1894年这种病在法国巴黎流行,由于患者都接触过鹦鹉,就开始把它称为“鹦鹉热”。后来,一些非鹦鹉鸟类传播的肺炎被相继报道,便有人将之称为“鸟肺炎”或“鸟疫”。
1930年,“鹦鹉热”病原体相继在许多国家的实验室中分离成功。1964年,“鹦鹉热”的病原体正式归类为衣原体属。除此之外,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衣原体还有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是一种人禽共患病
虽然“鹦鹉热”主要在鸟类中流行,但可以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鹦鹉、其他鸟类或家禽,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和宰杀病禽均可能被感染。据文献报道,历史上的23次“鹦鹉热”疫情暴发流行中,共有30名护士因护理患者而感染。因此,这种病还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鹦鹉热”曾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人群中多次暴发流行,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根据美国1942年农业年鉴记载,1929年至1930年,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从南美进口了一批患病的鹦鹉,导致约800人感染“鹦鹉热”。随后美国、加拿大和德国出现了几次疫情,600多人患病。为此,美国将“鹦鹉热”列为传染病进行监测。
近年来,较大规模的“鹦鹉热”暴发事件在减少,但在一些国家仍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的病因之一,也有一些小规模流行的报道。
我国关于“鹦鹉热”的报道较少,以散发病例为主。目前我国虽然没有“鹦鹉热”流行事件,但并非没有风险。2015年,吉林省对吉林市和长春市肉鸽与信鸽中“鹦鹉热”衣原体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吉林市和长春市“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9.40%和3.19%;两市的肉鸽感染率为7.49%,而信鸽的感染率为0。这说明在宰杀或食用肉鸽时,有可能接触到“鹦鹉热”衣原体,导致感染风险。
合理抗菌治疗后病死率低
“鹦鹉热”的临床表现既像伤寒又像肺炎。潜伏期一般为5-15天,最长可达4周。患者起病缓慢,以发热、头痛伴明显肌痛(背颈部尤甚),体温逐渐升高,3-4天后达40℃以上,伴相对缓脉,犹如伤寒。一周左右出现咳嗽,干咳或咳少量粘痰或血性痰,呼吸困难等肺炎的表现。少数患者还可发生肝脏、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肝功能异常、黄疸、心肌炎,甚至出现嗜睡、谵妄、木僵、抽搐等精神症状。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无抗菌药物治疗的时代,“鹦鹉热”的病死率高达20%至40%。抗菌药物出现后,病死率明显降低,近年来“鹦鹉热”的病死率约1%至2%。许多抗菌药物都对“鹦鹉热”有效,如四环素、多西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和新氟喹诺酮等。合理用药的话,一般两天后体温即可下降。但肺部病灶吸收较慢,平均痊愈需6周,长者可达20周。另外,“鹦鹉热”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21%,因此抗菌药物的疗程应不少于10天,以减少复发。
“鹦鹉热”的预防与禽流感相似,就是避免接触患病的鸟类,尤其是野生鸟类。如果发现鸽子、家禽和鸟类动物突然死亡,应向防疫部门报告,不要私自宰杀。接触鸟类后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报告与鸟类动物的接触史,以便医生及时进行与“鹦鹉热”相关的血液检查,早期对疾病做出诊断。由于“鹦鹉热”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患者应注意隔离,家人注意防护。
(作者单位:北京地坛医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