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诗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昨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农村公路建设依然是“补短板”的重点工作,同时,科学的水利设施体系也是一项建设重点。在集中居住区建设方面还是建议适度发展,应优先保证农村地区的生产需求和出行、物流需求。此外,因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正以极高的效率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故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或许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应在城乡交通、通信、环保等设施联通上下功夫,让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能够便利便捷,同时还要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方面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人员流动无差别化,不因户籍不同而受到羁绊。当前国家已经加大对乡村振兴和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同时发行地方专项债券约有2万亿元,其中较大一部分将会投入到这类基础设施之中。对确实有盈利前景的项目,中央和地方都会给予资金和融资上的支持,同时提供更多的可行性。
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的来看,我国经济2019年将重点在“降”和“补”上发力,降的是成本,中央已经提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补的是短板,将在科技创新、市场规则、营商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最主要的是降低区域之前的不平衡差距,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前固有思维认为缩小地区之间差距是经济差距,这个认识是片面的,本届政府已经将缩小地区之间差距定位在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三个方面的均等上,这个认识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有利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是今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项目类型将包括道路项目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水利项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等。” 唐川表示,初步预计,“城乡一体化”项目将占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总投资量的三分之一,预计今年将达约6万亿元以上规模。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