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7月17日电题:“披着码头外衣的高科技公司”——新华社记者年中经济调研采访札记之十一
新华社记者林红梅、魏玉坤
黄海之滨,(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艘2万标箱的“中远海运天蝎座”轮完成装卸货,正驶离港口。一艘“中远韩国号”轮和一艘“高丽夏洛特”轮正在码头繁忙地装卸货。令记者吃惊的是,在码头上,不见一人。高高的桥吊抓起一个个集装箱,装到离码头地面30米高的巨轮上;近30辆拉着集装箱的小车在码头上穿梭而行……这一切作业,都是机器自己在操作。
“平均单机效率36.1自然箱/小时,超过人工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杰敏难掩兴奋。
2017年5月11日是个令青岛港人难忘的日子: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正式投产运营。
全球首次研制成功(
,)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国际上最先开发出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行业内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被攻克,这座百年老港,又一次闪耀光芒。为什么要建自动化码头?“未来的码头一定更智能,这是港口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要抢占先机。”杨杰敏话语坚定。除了青岛港,深圳港、(
,)等港口当前也正在发力自动化码头建设,助推港口提质升级。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运营至今,已开通航线16条,作业船舶1532艘次,作业箱量230万标准箱,船舶准班率保持100%。今年1至5月,作业船舶310艘次,作业箱量同比增长17%,实现了稳定经营。
放眼望去,码头一派忙碌景象。一排排固定桥吊从货船上来回装卸货,距之200米外的轨道吊一边抓货送到堆场,一边将堆场里的货运到车上。
“创新!创新!持续不断地创新!”谈及为何成功,杨杰敏果断抛出这句话。研发核心技术过程中的遭遇,让他对自主创新有着深刻的领悟。
4年前,杨杰敏带着近10人的研发团队去国外半自动化码头参观学习。为了这次交流,杨杰敏准备了一个多月,但国际同行对建设经验只字不提,而且只允许他们坐车参观码头。
“刻骨铭心啊!关键技术是学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研发。”杨杰敏语气沉重。
当年,杨杰敏团队立下军令状,彻夜鏖战。有的人不顾身体抱恙,临危受命;有的人一连几天待在研究室,潜心钻研;有的人放弃休假,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绩来之不易。”杨杰敏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曾经是这座港口屡创奇迹的“精神密码”。如今,这份精神在传承,在新一代青岛港人的创新中变得更加生动。
“这是一个披着码头外衣的高科技公司!”“这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2年前,来自美国长滩码头、荷兰鹿特丹码头、德国汉堡码头等的国际同行到青岛港参观时,如此评价。
“无需等待操作员指令,轨道吊就能自动识别并抓取集装箱。”在距离码头1000多米远的监控室,20多岁的张一博盯着电脑屏幕,正监控着这艘5500标箱的“高丽夏洛特”轮装卸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集装箱被桥吊抓起,放进巨轮舱里时的近距离图像。由于舱位留出的地方大小尺寸不同,在集装箱进舱位时,他需要用手推动操作杆,看着屏幕,找准定位,放好箱子,全程只需十几秒。
当代码头工人的优秀代表许振超当年练出的绝活儿,就是从高空中开动桥吊,准确地把货物抓放到船舱里。张一博干着和许振超一样的活儿,但今天的他坐在监控室里,手推操纵杆,轻轻一点,便可完成任务。
杨杰敏说,码头工人正在向智能型人才转变。
“以发展论英雄”“以干事创业论英雄”“赛马不相马”……杨杰敏说,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正不遗余力吸引高科技人才,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加强对外交流和技术比武练兵,努力激发出更加强劲的创。
“当前正在加快构建智慧港口顶层设计,打造共建共享共用港航物流生态圈,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智能、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助推港口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说。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吴啸浪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