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逆袭为票房黑马 用小人物呈现生活真相

  《无名之辈》赠予“有名之辈”

■金力维

  《无名之辈》逆袭为近期的票房黑马,一部低成本文艺片日票房夺冠,累积票房3亿多,自然是在高口碑的助推下实现的。盛名之下必有质疑,然而,无论褒贬,谈起这部影片,看过的人基本有两点共识,这是一部荒诞喜剧,一曲小人物的悲欣交集,令人唏嘘。

  如果真有所谓“无名之辈”和“有名之辈”的区分,我比较好奇的是,看这部电影并发出唏嘘感慨的观众,会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可能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也和影片里的几位主角一样,是茫茫人海中可有可无的无名之辈,在命运的裹挟下无可遁逃的小人物,因而心有戚戚。另有区别在于,电影中的小人物们生活境况更悲惨,一个因酗酒驾车导致家破人亡的小保安,一个因亲哥哥的过失致使高位截瘫的未婚女人,两个标榜“悍匪”,实则是想到小城市里出人头地的胆小之辈。

  他们的生活都已经见底了,因为实在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他们要做的都是“不得不”:年过不惑的保安被开发商骗走了十万块,已经无力照顾残疾的妹妹,为了养好女儿,他必须有份正经工作,于是想用一杆捡来的旧枪将功补过,重回协警岗位;高位截瘫的妹妹浑身上下只有头能动,嘴能说话,脑子还能思考,竟然被哥哥草率地嫁了人,于是她一心求死;两个胆小的“悍匪”有了枪,必须干票大的,于是壮着胆子抢了手机店里的模型手机,然后四处逃窜。然而影片结束时,观众看到的是他们都能笑着活下去。

  《无名之辈》上映第一周,票房比较平淡,不过日均几百万,后来,在几位文化名人、明星的点赞推荐下,才开始得到关注,第二周日票房就冲至数千万。也就是说,最先被电影打动的其实是现实生活中的“有名之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真有一个现实的标准将“无名”和“有名”区分开,“有名者”或许更羡慕电影中的这些“无名之辈”,虽然他们的现实无可选择,但生活依旧给了他们梦想、憧憬和希望。影片里很打动人的一幕是高位截瘫的姑娘临死前的愿望是拍很美的照片,最后,两个悍匪试验了很多次都不成功,只有把她放在地上,摆出各种奔跑与飞翔的姿态,那几张定格的画面,真的好美,好动人。在天台上,悍匪问姑娘:“你知道为什么会有桥?”姑娘回答:“因为路走到尽头了。”悍匪说:“桥也是路,桥是河上的路。”这句台词打动了很多人,低到尘埃里,也会开出花来,两个几小时前还要互相干掉对方的人之间尚存的温情,就是人间的希望。

  无论功成名就的“有名者”,还是挣扎在日常琐碎中的小人物,如果不再心存期许,不再渴望奇迹,其实活的并没有分别。《无名之辈》的结尾广被诟病,几组人物莫名其妙地交叉在同一场景里,闹哄哄地打了一架后,混乱收场,该死的没有死,不该死的莫名其妙的死去了。这种毫无逻辑的大乱炖结局让我们日常习惯逻辑思考的头脑感觉很不适应,然而,这会不会也是在启示人们,生活永远充满各种可能,绝对不是一套步骤清晰的演算题。

  《无名之辈》对现实里甘于“无名之辈”,根本不相信自己有天会成为“有名之辈”的人们,吸引力在哪里?大概是冲着口碑买票,看过后发一段生活呀、命运呀、无可奈何呀的感慨,然后忘记。他们绝大多数不会相信,影片结尾字幕上给出的人物未来,每一个都貌似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人们总喜欢掀开生活的表皮,自作聪明地以为看清了里面残忍的真相,然后继续回到原有的生活轨迹上,该干吗干吗。可如果你认为,这部影片就是拿小人物比惨、卖惨,又有什么必要花几十块钱到电影院里坐俩小时。我想,《无名之辈》如果真值得8.3分的高口碑,是因为那些低到尘埃里的小人物陷入无路可退的境遇后,他们依然对未来心存梦想吧。    J187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最美”凋零再敲艺人涉毒警钟
下一篇: 音乐也可以很好看!这个节目77天打造了80个舞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