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创新驱动 探索发展新路径 中行南京分行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新路径

  两分钟打印交易流水、5分钟办理完开卡全部业务……运用互联网思维、重塑优化业务流程,中国银行智能化服务在行动。近年来,南京分行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更先进、更智能的科技设备及科创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通过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该行实现了获取客户的网络化、审批的自动化、风控的智能化和管理的集约化,为在新时代的创新和业务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智能柜投放

  业务效率大幅提升

  “现在来银行办业务确实方便,也不用排队,在智能柜上简单操作一下,几分钟就办好了。”在中行南京分行营业部的大厅里,正在办理业务的李先生说。记者看到,在大厅内的几台智能柜上,不时有市民前来自主操作。据大堂经理介绍,只要携带身份证,在智能柜办理开卡、网银、手机银行等全套业务只需5分钟,而以往在柜台办理至少要半小时以上。客户无需再排长队、不再用手工填写单据,只要指尖轻轻一触,便可轻松办理业务。

  “很多需要柜台办理的业务都可以在智能柜上快速完成。”该营业部大堂经理说。据介绍,前来该网点的客户比较多,通过智能柜填写申请,即可直接在柜台兑换外币,大大节省了时间。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打流水”功能,打半年流水仅需两分钟,而以往在柜台办理,最快也要等上10分钟。

  自从智能柜投入使用后,不仅压缩了人力,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据了解,智能柜使用后,营业部网点的9节柜台缩减为5节柜台,但办事效率却大大提升。“以前我们柜员基本都要忙到晚上6点多才能办完客户的业务,现在下午5点就能准时结束。”大堂经理介绍,柜员从柜台解放出来,配置到智能柜上,成为智能专员,协助客户完成业务的自助办理。在办理过程中,全程无纸化,不仅简化了流程,减少了手续,也更加环保。

  业务大厅的智能柜仅是中行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中行依托手机银行、智能柜台、智能客服,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渠道服务体系。同时,该行手机银行还实现了“千人千面”、语音导航与搜索、中银直播间等功能,并试点推广SIM盾、手机盾,功能性、安全性和客户体验均得到全面提升。

  “黑科技”推出

  半小时办好ETC

  在大厅内,记者看到不少车主前来咨询办理ETC卡。据大堂经理介绍,最近每天至少有15至20人前来咨询办卡事宜,而吸引他们的主要是中行此次新推出的“黑科技”:看不见的卡。所谓“看不见的卡”其实就是电子数字,只要客户符合条件,半小时内即可完成开卡,并安装调试好OBU,实现“一站式”服务。

  “以前办信用卡都要半个月才能拿到手,听说现在中行现场就可以办理使用,所以我过来试一试。”市民刘女士现场提出了ETC卡申请,银行工作人员首先为刘女士申请了电子信用卡,其实这个数字信用卡与传统的信用卡有相通的地方,二者唯一的区别在于,数字信用卡不用为客户制卡和邮寄实体信用卡卡片。电子信用卡的后期使用和还款也可以通过绑定中国银行A、支付宝或微信实现线上还款。

  在获得电子信用卡后,中行南京分行还免费为刘女士调试安装了OBU。值得一提的是,在OBU内还有一张ETC卡,该卡仅是记账卡,单纯用于高速通行,与信用卡分离,ETC卡通过后台绑定的信用卡进行扣费,其本身并不具备的金融支付功能,两卡分离可以有效避免不法分子通过闪付功能读取到客户银行卡内的信息,从而保护了客户的账户安全。

  为实现“一站式”服务,中行南京分行还推出了上门办理服务,只要车主准备好身份证、驾驶证和车,即可现场完成开卡和安装。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携带的移动设备是信号的,为了有效推广ETC卡,我们将升级为信号,信号更稳定,办理更畅快。”

  应用

  创新产品不断推出

  中行南京分行在创新自身技术的同时,还进行了多项大胆的体制改革和产品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产品,有效提高了客户群体的信贷可得性;采取针对性的展业方式,力求精准“触及”普惠金融客户。

  “中银苏贸贷”是一款为应对融资风险而设立的专项,可以为外贸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利率执行同期基准利率。据悉,“中银苏贸贷”自2018年11月推出至当年年末短短一个月内,南京地区已投放12户企业。

  另一个创新产品“银税互动”项目则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思维,只要是诚信纳税的企业均可通过“江苏省税务局网上办税大厅”或微信提交融资信息。中行南京分行通过预制模型对申请进行线上筛选,并向企业反馈可获得的额度,企业可线上提款、随借随还,该产品在网络获客、模型审批等多方面做出了创新,在中行系统内尚属首创。

  针对在中行网点结算的小微企业客户,该行开发了“中银结算通宝”产品,通过对客户的结算量进行测算,向小微企业推送信用贷款额度,主动满足企业的信贷需求,受到了众多小微企业的欢迎。 (制图 龚甜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房产证写子女名字酿大错!再不看就晚了!
下一篇:两项目新推860套房源入市,双流地铁两房最低首付约2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