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通动力的2018:新技术推动新经济

  2018年,数字化转型成为每一个行业、每一家企业避不开的课题——数字化时代已经全面来临。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1000强企业中的67%、中国1000强企业中的50%都会把数字化转型做为战略核心。

  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软通动力继续以新技术引领新经济。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软通动力大力研发、不断创新,并与行业解决方案相结合,为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科技的强大支撑力。

  人工智能:即插即用的赋能平台

  2018年,人工智能继续风靡各个领域,不少企业把目光集中在应用层,取得了许多成功案例。但与之不同的是,软通动力另辟蹊径,在技术层发力,如搭建知识图谱系统和深度学习操作系统。在深度学习方面,软通动力的智慧大脑能提供1000多种世界主流的神经网络算法。

  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软通动力自主研发的AI平台“智慧大脑——深思图智系统”可以为众多行业的客户构建AI赋能平台,为客户提供所有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路径与工具,形成即插即用的API接口,实现了端到端全过程智能化。

  比如为国内一家大型能源企业,软通动力建立了大集成性质的平台,包括底层的云计算,能力层的数据基础能力、基于大数据开发AI的能力开发模块以及能力管理模块。平台以应用门户的形式呈现,一旦企业的某网点出现问题,平台会提前预警,并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方式等。

  由于成效显著,软通动力“智慧大脑”先后荣获“中国IT服务创新服务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类)第一名”和“2018数据智能生态百强”称号。

  物联网:用软件定义,以实践落地

  物联网开创了一个万物相连的新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将改变。未来的一切,如零售、制造、道路……甚至一个垃圾桶,都会被抽象到数字世界。预计到2022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物联网市场。

  早在2011年,软通动力就开始布局物联网。其以“用软件定义物联网”的理念开发的物联网平台,广泛应用于制造、物流、城市治理、环保、园区等领域,为客户创造多维度的价值。

  例如,软通动力为某空调制造商提供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对其产品进行了智能化改进,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智能化需求,销量提升了20%。再如,软通动力基于物联网打造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方案”,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易涝区域,让民众和相关单位及时地获取汛情信息,以便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2018年,软通动力以领先的物联网技术斩获两项大奖:“2017中国物联网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奖”、“2017中国最有影响力物联网平台企业奖”,以表彰其取得的良好成果。

  云计算:携手华为再秀“云实力”

  2018年,全球云计算高速发展,预计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软通动力在云计算领域的能力,也愈发成熟。

  软通动力在保险行业的关键解决方案已经全面支持云计算、互联网和大数据。其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保险核心系统,在计算资源和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方面都实现了云化,可以支撑保险公司处理核心业务和渠道业务,并实现了网电核一体化。

  软通动力与华为云的合作愈发深入。2018年,软通动力联手华为发布了智慧园区IOC联合解决方案和“充电云解决方案”。“充电云解决方案”旨在搭建生态共享的充电服务平台,帮助政府管理部门、电动车主、电桩运营商、汽车厂商等解决各种困难。而早前发布的智能路灯综合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平台,采用GIS地图可视化管理,可对路灯进行实时控制与调节,节能效率高达80%。

  大数据:新零售数据中台的破壁式创新

  大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生产资料”,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日益重要。

  软通动力开发的“县域大数据平台”,帮助政府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平台以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地了解区域的民生、农村电商、产业动态,推动解决政府服务上云的问题,辅助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时下火热的新零售领域,软通动力为中型企业构建的数字中台,使企业具备敏捷的全渠道业务处理能力,进一步实现业务数据化。其特点是轻量、敏捷、统一,即轻量化系统、敏捷式管理、统一的数据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试错,找到实现业务创新的路径。

  一家传统厨电企业曾靠广铺电商渠道和代运营带来了业务增长,但核心数据没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从而无法充分释放数据的能量。软通动力为该企业搭建了跨平台、格式统一、字段完善的数据中台,助力该企业,真正实现了“数据决策经营,数字赋能业务数据”,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

  结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不断改变甚至颠覆原有的行业与产业格局、重塑商业模式。2018年,软通动力抓住新技术机遇,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自身也在创新中转型,成长为以创新业务为驱动的新型IT服务企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顺丰丰修迎接三周年 做大时代的本分事
下一篇:如何找到APT攻击的“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