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财报
对于低调的威马来说,要想角逐下半场,其质量问题才是能否赢得市场信赖的关键。
与蔚来、理想、小鹏选择奔赴美股市场不同的是,威马选择在国内科创板上市。
10月13日,根据上海证监局披露的公告显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负责本次威马的上市辅导工作,如果上市成功,威马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科创板第一股”。
威马是“造车四小龙”中上市最晚的车企,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概念的大火,其他新能源车企股价回暖,此时的威马在科创板上市或许能够获得相对不错的估值。但不能否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其技术研发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不仅如此,《每日财报》还注意到,下半年来,威马汽车频频爆出自燃问题,这对于想角逐资本市场的公司来说是重大隐患。
频繁自燃陷信任危机
今年9月23日,浙江温州一辆威马EX5自燃;10月5日,福建邵武市一辆威马EX5新能源出租车,在静止未启动状态下自燃;10月13日,同样是在福建邵武市,一辆充电96%状态下的威马EX5自燃;10月27日,北京一辆威马EX5在未充电、正常停放的状态下,突然爆炸、自燃、起火。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发生了四起自燃事故,把威马推向了风口浪尖。对于10月5号和10月13号发生在福建的两起自燃事故,威马方面表示是电池原因,并且提出更换高质量宁德时代电池的方案。同时威马宣布自2020年10月28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装备了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动力电池的部分2020款威马电动汽车,共计1282辆。
从上述公告中可以知道此次召回主要是电池的原因,虽然威马并没有标明该型号的电池供应商是谁,但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出事的电池使用的是中兴高能的产品。据了解威马的电池供应商多达7家,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浙江谷神、苏州塔菲尔、中兴高能等。
供应商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池质量上的参差不齐。宁德时代是目前市场上排名前列的市场供应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威马之所以能够在2019年位列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三,很大程度上在于更换了宁德时代的电池。但目前威马体量不大,对于供应商来说其电池供应商无法达到优先级,也就导致了威马不得不寻找更多的供应商来备不时之需。
12月14日,新华社指出:“大势之下,更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新能源(4.550, 0.10, 2.25%)汽车还面临诸多问题。入冬之后,在北方的寒风中,新能源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威马,就遇到车主频繁起诉的情况。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动力电池问题。
也因为电池自燃的关系,威马还曾经和供应商谷神发生过一场“口水战”。但归咎到底,不管是车厂还是供应商都要为消费者的安全问题负责,否则只会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作为车厂也不应该轻率选择电池供应商,否则只会加大品质的把控难度。
11月销量大涨,但下沉路真好走吗
日前,威马公布了2020年11月的汽车销量为3018辆,同比增长174.6%,环比实现九连增。其中威马的EX5车型在今年的1-11月累计销量已经接近2万辆,自该款车型发布以来累计销量为4万辆。除了销量上的数据利好,威马还采用“直营为辅+加盟为主”的方式推荐其千城千店策略,打造品牌的同时构建用户的服务体验。
在沈晖的《一封家书》中,其表示威马并没有上岸,年初疫情的负面影响至今也未完全消除,离“千城千店”的目标还很遥远。的确,销量是衡量一个企业产品是否受消费者欢迎的标准,但并非是唯一标准,企业上市需要亮眼的数据成绩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如果单单就威马与其他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比较的话,其成绩平平。
更何况如此销量很大部分是威马用低价换取的市场规模。据了解威马EX5-Z三款车型在补贴过后仅超过11万,与特斯拉、蔚来等动辄二三十万起步的品牌相比至少在价格上具备极大的优势,此前沈晖也表示,“威马上半年新增了46家门店,触点深入三四线城市。仅在6月份就新增了18个新零售渠道,覆盖了15座城市。”
但威马的转机是否在下沉市场还是个未知数,即便它给了威马销量数据上的支撑,起售价不到14万的小鹏G3,对威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百度威马联手造车,胜算几何
对于亲自下场造车这件事情,虽然百度并没有明确官宣,但从蛛丝马迹当中依然可以寻找到一些关联。12月18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威马百度或许会联手造车,目前双方正对可能的合作模式进行商议。
要知道百度此前就有战略投资过威马。李彦宏早在2013年就开始投入到自动驾驶,并且在2017年开始部署Apollo自动驾驶计划。有报道称,“威马汽车第三款全新智能纯电动SUV亮相百度2020 Apollo生态大会。该车型是由威马汽车深度联手百度Apollo平台开发打造,计划于2021年发售。新车可实现在特定场景下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百度作为上市企业无疑要对市场负责,不会贸、贸然独立造车,而其并没有造车的技术和积累,与车企合作是最为便捷的方式,威马虽然成立五年有余,但在品控质量方面的问题受到诸多质疑,两者如果真的结合能有胜算吗?面对强敌环伺的局面,又该何去何从呢?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