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红包行情来了?沪市或将步入增量资金模式

1月红包行情来了?沪市或将步入增量资金模式

    1月红包行情来了?沪市或将步入增量资金模式 私募大佬断言A股已向上突破!

  2021年已至,A股新一年行情拉开序幕。昨天是首个交易日,沪指大涨29.89点,两市成交破万亿。 

  在元旦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机构对一季度行情持乐观看法。私募大佬侯安扬认为,A股节前已经选择方向了——向上突破。一些资深机构认为行情仍将是“结构牛”。中信建投预测2021年最主要行情在一季度。中信证券认为,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10年”已经开启。 

  “牛市旗手”券商板块大爆发,沪指向上突破三角形整理形态,“红包行情”正式开启?沪市是否将由存量资金模式进入增量资金模式?顶级机构如何布局一季度行情? 

  市场涨跌由资金推动,资金数据背后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月度北向资金、重要股东增减持、大宗交易、融资融券、主力资金流向、机构调研等六大维度来深度复盘,为投资者奉上最新的操盘秘籍。

  资料来源:记者整理 摄图网图 刘红梅制图 

  “聪明钱”跑步入场 主要机会或在主板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规模为2089.32亿元,低于2019年的3517.43亿元。 

  2020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北向资金曾阶段性地大幅净流出,不过进入四季度以来,再度恢复了对A股“买买买”的节奏。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北向资金在12月净流入A股572.39亿元,为历史上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A股第七多的月份。另外,2020年11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579.3亿元,为历史上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A股第六多的月份。 

  自2018年A股首次被MSCI指数纳入以来,各大国际指数相继纳入A股为市场持续带来了增量资金。不过,从目前来看,2021年MSCI、富时罗素等各大国际指数暂无对A股的扩容计划。尽管如此,从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多家外资机构的采访来看,目前这些外资机构对未来外资继续加持A股的前景仍然乐观。例如,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日前指出,2021年可能是外资流入A股的“大年”。 

  此外,不少外资机构对2021年A股的展望仍然偏乐观。日前,富达国际亚洲股票投资总监缪子美在发布的2021年市场展望中称:“202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将受惠于全球经济复苏、美元走弱、商品价格上涨。与全球不同的是,中国监管层开始强调货币政策正常化、防范金融风险,因此中国股市的走升将更多受到盈利提升的驱动。我们尤其看好可选消费、矿业、新材料、医药、新能源产业链。” 

  2020年,疫情影响遍及全球,不过由于各国央行大幅“放水”,全球股市表现不弱。据浙商证券策略团队统计,截至2020年12月25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法国CAC40、英国富时100、德国DAX、澳大利亚标普200、韩国综合指数、日经225、俄罗斯RTS、印度SENSEX30、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29.94、36.46、49.98、57.01、175.78、65.41、44.1、32.24、37.34、13.15、33.05、15.12。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上证指数、深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的市盈率分别为13.81、15.66、27.85、15.75、31.15、34.14、60.97。 

  由此看来,除了创业板指的市盈率偏高外,目前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的市盈率都不足20倍,对比全球各大指数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从上证指数来看,目前已经向上突破2015年12月的顶部和2018年1月的顶部连接而成的压力线,以及创出2020年7月中旬以来的新高,至于是否有效突破尚待进一步观察,如果收盘点位站上3558点,有效突破的概率就会增加。从沪指的资金线来看,上方紧邻“楚河汉界”,若成交额进一步增加,那么资金线就会突破这条关键的压力线,沪市由存量资金博弈模式进入到增量资金的模式,主要机会或在主板市场。 

  2020年底,随着北向资金再度大举流入A股,市场中的不少个股也获得了北向资金加持。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向资金总共在1848只A股有持仓,其中对38只A股的持股占比超过10%。另据Choice数据统计,从2020年11月2日至12月31日,北向资金对一批A股的持股占比提升速度较快,其中有59只A股北向资金的持股占比提升超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末,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的调研显得较为频繁。而从这些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科技、医药等行业是外资机构2020年年末调研的首选方向。 

  两融余额1.6万亿 9只标的融资净买入超10亿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两融余额达16164.39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56%。若以月度来看,12月两融余额为2020年最大单月数值,也是自2015年以来第四大单月数值,仅次于2015年5月、6月和4月。总体上看,2020年两融余额规模呈现稳步扩大趋势,尤其是在6月市场流动性投放增加后,市场风险情绪上行,出现明显拉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2020年12月末两融余额较2019年12月末增长近6000亿元。 

  从沪深两市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沪市两融余额为8517.78亿元,深市两融余额为7646.61亿元,后者创2015年以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其实2020年两融余额增量更多地涌向了深市,2020年深成指上涨38.7%,深市两融余额增加约3153亿元,增幅达70.2%。 

  从融资与融券项目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融资余额达14830.73亿元,融券余额达1333.66亿元,后者创2015年以来新高。记者注意到,2020年融券余额增速显著高于融资余额。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末融券余额相比2019年12月末增长近8.68倍,比2020年11月末增长13.51%。当然,除了与两融机制“松绑”有关外,也与市场大涨、风险对冲需求随之上升不无关系。 

  就交易而言,截至2020年12月30日,12月融资净买入额为258.90亿元,相比11月减少164.16亿元,降幅38.80%;同时,12月融券净卖出额为129.47亿元,相比11月增加43.92亿元,增幅为51.34%。 

  从行业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申万一级行业两融余额超过1000亿元的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两融余额分别为1668.33亿元、1479.16亿元和1424.45亿元。此外,计算机、银行、化工、电气设备、有色金属、食品饮料、房地产和农林牧渔行业的两融余额也在500亿元以上。 

  从交易数据来看,2020年12月融资净买入额最大的为电气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达117.96亿元,其次是电子(37.99亿元)、国防军工(28.18亿元)、银行(28.03亿元)和食品饮料(21.82亿元)行业。另外,2020年12月融券净卖出额最大的是电子行业,融券净卖出额达12.57亿元,其次是银行、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公用事业行业,融券净卖出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 

  综合来看,2020年12月期间净买入额(融资净买入 - 融券净卖出)最大的为电气设备行业,净买入额达111.11亿元;其次是电子和国防军工行业,期间净买入额分别为25.42亿元和22.27亿元。另外,银行、房地产、交通运输、采掘、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有色金属行业的期间净买入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相反,计算机、通信、非银金融和传媒行业2020年12月期间净买入额为-43.04亿元、-16.50亿元、-10.31亿元和-10.17亿元。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电气设备行业2020年12月涨幅近20%,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第二。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称,展望2021年,新能源汽车在特斯拉、国内造车新势力、海外传统车企共同发力下,将迎来高速成长周期。同时“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有望超预期,光伏装机或再上一个台阶。 

  从个股的交易数据上看,2020年12月有834只两融标的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171只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亿元,隆基股份、中国平安、中航西飞、通威股份、保利地产、沃森生物、京东方A、格力电器和阳光电源的融资净买入额更是均超10亿元,尤其是隆基股份的融资净买入额超过20亿元,达到25.56亿元。相反,有40只两融标的2020年12月融券净卖出额超过1亿元,如长江电力和美的集团的融券净卖出额超过5亿元,恒瑞医药、中国平安、宁波银行、中芯国际、国元证券、立讯精密和兴业银行的融券净卖出额也在3亿元以上。 

  综合来看,2020年12月期间净买入额(融资净买入 - 融券净卖出)超过1亿元的个股有164只,隆基股份“一马当先”,期间净买入额达24.13亿元;其次是中航西飞、阳光电源、通威股份、中国平安、保利地产、沃森生物和TCL科技,期间净买入额也超过10亿元。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赚“估值弹性”的钱,2021年则是赚“业绩确定性”的钱,仍然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配置策略之一是顺周期中的全球化公司;配置策略之二是筛选行业格局显著变好的细分方向;配置策略之三是淡化宏观不确定性,寻求产业确定性,如生产线设备、军工上游和新能源车。 

  西南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就2021年1月份来说,更加看好顺周期板块的表现,加配有色、金融等顺周期板块龙头。

  

  如何布局春季行情 两大板块重回主力视野 

  2020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现窄幅震荡的格局,其中不乏结构性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主力资金已连续多次精准潜伏下一月市场的主要热点,例如7月领涨的券商、8月领涨的大消费都在前一月被主力资金精准“捕获”。到了9月和10月,在中小创陷入调整之际,具有估值优势的银行板块成了市场的“避风港”。在8月、9月,主力资金曾连续2个月集中净流入银行股,宁波银行等银行股曾连续2个月在所有A股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中靠前。此外,在9月获得主力资金集中净流入的部分科技龙头,如海康威视、药明康德等也在10月有表现不俗,其中海康威视曾在10月26日大涨超9%。 

  据Choice数据统计,2020年10月主力资金集中布局的方向在以格力电器、五粮液、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为代表的白马龙头上。而11月就在中小创个股“裹足不前”之际,格力电器、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却获得了两位数的涨幅。 

  进入2020年11月,在以大型金融股为代表的龙头白马仍然获得主力资金青睐的同时,以天齐锂业、华友钴业、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公司获得了主力资金的追捧。整个12月,新能源产业链无疑是市场的一大热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天齐锂业、华友钴业、亿纬锂能的涨幅分别为41%、51.6%、26.36%。 

  随着时间正式跨入2021年,A股也已迎来新一年的交易。近年来,每逢年终岁末,“跨年行情”“春季躁动”都是主力资金布局的重点,那么2020年12月,主力资金又对A股的哪些行业和公司进行了“潜伏”呢?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31日收盘,2020年12月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排名前30的A股中出现了多只医药股(例如恒瑞医药、药明康德、长春高新、云南白药、金域医学、康泰生物),这在2020年下半年还是首次。除此之外,此前几个月被主力资金冷落的科技板块也在2020年12月获得了青睐,相关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大的公司包括紫光国微、士兰微、中国长城等。相比之下,此前几个月曾持续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金融、消费龙头则在2020年12月出现大幅净流出。 

  据Choice数据统计,2020年12月,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的A股包括中国平安、长安汽车、TCL科技、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京东方A、格力电器、歌尔股份、贵州茅台等。 

  机构布局三大领域王亚伟等扑向这些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机构调研6272次,其中主板613次、创业板1821次、中小板2804次。从调研家数来看,近一月有359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机构投资者的调研。 

  2020年12月的机构调研活动可以看作机构2021年的最新布局方向。 

  公募基金的重点调研方向代表着市场主力资金的核心布局方向,在爆款基金急速扩容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的调研动向也让市场愈发关注。2020年12月,公募基金合计参与了1994次上市公司调研活动。 

  另外,券商机构的调研活动也备受市场关注,因为券商的研究部门是国内最主流的卖方研究机构,券商研报几乎是所有机构投资者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的投资方向。2020年12月,券商共计参与了1399次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成为机构调研A股的主力军。 

  调研情况初步表明,在上述机构最新布局意向中,科技、消费、医药仍是重点领域。从2020年12月机构调研的板块来看,计算机软件、化学制药、专用设备、服装家纺、电子设备制造、金属非金属等板块位居当月机构调研的前六位。 

  从具体公司来看,汇川技术接待了262家机构的调研;一心堂接待了171家机构的调研;森马服饰接待了156家机构的调研;伊之密接待了144家机构的调研;永太科技接待了123家机构的调研;泽璟制药接待了109家机构的调研。同时,外资机构近一月来也开启了积极调研模式,不过从国内机构和外资机构的重点调研方向来看,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内资机构重点调研方向在科技、消费、医药板块,而外资机构的调研重点在科技股和医药股。 

  每年末都是私募基金调仓换股的重要窗口期。那么,哪些上市公司受到了私募机构的重点关注呢?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高毅资产在2020年12月合计调研了11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丽珠集团、安恒信息、帝欧家居、一心堂、康弘药业、启明星辰、瑞丰新材、大亚圣象、寒武纪、汇川技术等。星石投资在2020年12月合计参与了7家上市公司的调研,其中包括帝欧家居、万兴科技、杰瑞股份、华阳集团、康弘药业、泰和新材、汇川技术。 

  此外,淡水泉在2020年12月份合计参与了20家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包括科大讯飞、立华股份、上海瀚讯、星期六、福昕软件、老板电器、精测电子、景旺电子、华阳集团、景嘉微、利亚德、宜安科技、沃森生物、千方科技等。 

  王亚伟旗下的千合资本在2020年12月对康弘药业和富森美进行了调研。上海彤源投资在2020年12月参与了9次调研活动,其中包括科大讯飞、永太科技、汇川技术、利扬芯片、清溢光电、江丰电子等科技类上市公司。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202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复苏确定性相对较高,而A股市场表现往往会有一定的提前量,春节前A股市场将整体偏多。 

  翼虎投资研究总监曾雨认为,从2021年全年的维度来看,A股市场在指数层面的上涨机会预计将较为有限,而结构会更加聚焦,投资者应当更关注优质个股的阿尔法机会。 

  星石投资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超预期之处在于,政策表述修正了市场此前过度悲观的预期,顺周期方向2021年仍有政策呵护。2021年财政、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财政政策依旧保持积极,货币政策可能中性偏松。此外再提房住不炒,同时需求侧改革明确路径,新基建投资2021年或有看点。在“供给创造需求”上,将加大科技、城市群建设、新基建方面的投资,也有望成为2021年支撑基建投资的结构性亮点。两只股票获重要股东增持透露了什么信号?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12月A股二级市场一共公告发生了2187笔减持、384笔增持。减持方面,共有1笔单笔减持超过10亿元,有9笔位于5亿~10亿元区间,有80笔单笔减持金额在1亿~5亿元。单笔减持最高的是中环股份。2020年12月15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收到股东渤海信息产业基金《关于股份减持数量超过1%暨减持计划实施进展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日,渤海信息产业基金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股份848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80%。其中,渤海信息产业基金通过大宗交易于12月14日减持6065.85万股,对应金额13.77亿元,成为12月单笔减持金额之最。此外,渤海信息产业基金于12月9~11日减持2418.35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环股份并未因巨额减持而受到太大影响。原因在于有接盘方增持——和渤海信息产业基金减持同时发布的还有一则增持公告。12月15日,中环股份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至本告知函公告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公司股票1737.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7%),通过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票6065.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合计增持7803.53万股,增持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的2.57%。而其通过大宗交易增持数量恰恰为渤海信息产业基金的减持数量,基本可以肯定TCL科技成为了渤海信息产业基金的接盘方。 

  公告显示,TCL增持的原因在于“基于看好新能源及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受益于半导体东风,2020年,中环股份涨幅达到116%,而中金公司在9月给予公司36.32元目标价,距离目前市价仍有超过30%上涨空间。 

  有减持必然有对应的接盘方,上述TCL科技等可以视为对相应公司股票增持。但12月增持中,一些增持方本就是著名IP、自带流量,引发市场关注也不足为奇。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六零系举牌科创板上市公司山石网科。根据公告,鸿腾智能于11月18日至12月25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山石网科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共计360.45万股,约占山石网科总股本的2%。目前奇虎科技持有山石网科540.67万股,约占山石网科总股本3%,由于鸿腾智能、奇虎科技均为周鸿祎上市公司三六零直接或间接全资持有,为一致行动人。所以此次增持使得三六零合计持有山石网科总股本5%,构成举牌。奇虎科技、鸿腾智能举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比例预计不低于上市公司总股本3%,但不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 

  12月29日晚间,山石网科再发公告,鸿腾智能于2020年12月29日以自有资金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山石网科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共计900万股,约占山石网科总股本的4.9938%。权益变动后,鸿腾智能和奇虎科技合计持有山石网科1801.1203万股股份,约占山石网科总股本9.9938%。 

  不过,山石网科的走势并不理想,在2020年大火的科创板中甚至偏弱。2020年全年山石网科下跌超过8%,而三六零的跌幅更是高达33%。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榜中,类似山石网科之类股价下跌而重要股东出手的例子并不罕见。如阳光城12月29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阳光集团或其全资子公司东方信隆或一致行动人康田实业,拟于12月30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1%至2%股份。阳光城股价2020年下跌达到21.45%。 

  12月大宗交易超4000笔专用席位热衷蓝筹大牛股 

  在大宗交易市场上,2020年12月共发生4167笔大宗交易,成交股数为77.60亿股,成交金额1091.53亿元。其中399笔溢价成交,406笔平价成交,3362笔折价成交。溢价成交占比为9.58%。2020年12月出现溢价交易的个股中,有58笔交易溢价率超过10%。溢价率最高的前三名均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它们分别是吉艾科技、金力泰和富祥药业。 

  值得一提的是,机构专用席位对大宗交易的参与度往往比营业部席位更吸引市场目光。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机构席位参与了1035笔大宗交易的接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大宗交易上,机构也出现明显抱团迹象,对蓝筹股表示极大青睐。如12月30日金山办公发生25笔大宗交易,其中有12笔的买方是机构专用席位。当天金山办公大宗交易总成交108.46万股,成交金额3.64亿元,成交均价335.55元(其中,机构账户买入54.94万股,成交额1.84亿元)。当日金山办公收盘报价374.15元,成交金额7.77亿元;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占当日成交金额46.86%,折价10.32%。 

  从结果来看,机构们显然在金山办公上大赚——不但折价率达到10%,有着较高的安全垫,且12月31日,金山办公再次上涨9.85%,报收于每股411元。机构专用账户们已经获得浮盈4145.22万元。 

  一般而言,达到信披标准的重要股东减持前会先进行预披露减持计划。机构接盘大宗交易往往是折价,获取一定的安全垫。但与此同时,机构在品种选择上也非常谨慎,或业绩突出,或往往在行业中有独特亮点。对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密集接盘的个股,投资者可给予更多关注。 

  每经记者 王海慜 陈晨 杨建 王砚丹 每经编辑 吴永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海南港保税区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地板:高端人才短缺的税收负担不会超过15%
下一篇:好想你计划回购不超2.26亿股已回购180.9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