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有个万众关注的项目,搞了很多年,花了很多钱,但效果越来越差,陷入了“破鼓万人捶、是人皆可骂”的悲惨境地,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中国足球。
解决的办法大家也都有共识:青训。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真的挺难,猫哥家的小娃踢球,所以知道这里面最大的阻力——孩子们焦虑的父母。
日本的青训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日本同龄的孩子基本每天都有固定的两个小时训练,同时一年至少有超过100场的比赛,周末的时间,这些孩子基本都用来踢球,过去20年,日本学生从以前的“热血拼学业”改为“快乐教育”,课业压力陡然减少,养成一代“平成废物”但却在足球领域异军突起。
足球有一个不可替换的硬成本——时间投入,借无数次的重复养成肌肉记忆然后在间不容发的比赛瞬间发挥效力,没有足够好的肌肉记忆,像咱们有些国脚停球十米远也挺正常的。
但中国有多少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两个小时呢?
那意味着语数英的全面落伍,从而在学业竞争中彻底失败,好像阶层跌落的命运也不可逆转。
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除非天赋异禀,多数家长会选择更稳妥的学业,也会因此改变时间的投入。
所以你看咱们的孩子,课余时间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
02
热钱也关注到这样的趋势。
k12(小学到高中)人口1.7亿,养活了40万家培训机构,人均学员只有475人,但每家都过得有滋有味,即便大如新东方,也只有4%的市场份额。
有家地产公司早些年在北京颐和园附近推出豪宅项目,因为数量不多、价格昂贵,所以基本瞄准富豪榜拟定客户名单,结果最后大半房子被不知名的培训机构老板买了去,行业多金,人所共知。
暑假到来,这些培训机构也迎来了旺季,父母的钱包相应大幅缩水。
猫哥周围的父母,给孩子的安排都很紧密,语数英是标配,乐器、围棋、拉丁、绘画、书法、足篮球、游泳、体能训练……各种主题的夏令营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
还有很多孩子参加各种游学项目,便宜的一两万,三四万属正常,好些的要五六万,粗粗一算,一个假期花5-8万都不算多。
在70、80后的父母群里,大家都不时感慨现在小孩碎钞能力之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暑假,好像就是三部曲:
疯狂玩+疯狂看电视+疯狂补作业
西游记看了无数遍,补习班是什么?好像都没上过。
想想我们的父母,在孩子教育的付出上比我们真的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时间只过了二三十年,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新一代的父母为什么如此焦虑?
03
有很多父母不堪忍受,但没有五套房,哪有气定神闲的勇气呢?难道只能在虎妈、鸡血妈的拼杀中没有退路、一路向前?
美国的两位: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和马赛厄斯·德普克 (Matthias Doepke)用经济学理论对育儿话题做了深入研究,并就此出版了一本书《爱、金钱、孩子,育儿经济学》。
结论悲剧:成为虎妈、鸡血妈,是新一代父母的宿命,无法逃避!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来给大家解释下。
从古到今,总结世界各国的育儿行为基本可以分为三种:
专断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控制。父母用一系列行为准则塑造、控制并评估孩子的行为和态度,而且不容反对;
放任型:遵循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
权威型:像专断型父母一样,权威型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约束,而是通过说理和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达到目标。
成为什么样的父母,选择什么样的育儿方式,背后都有经济动因。
两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
精英的自我复制不可避免,贫富差距越大、教育的回报越大,父母成为虎妈的概率越高。
04
70、80后们小时候,家庭收入有多少,看看父母的年龄、职务也就大概清楚了,房子基本都是公租房,单位分房是大事,出行基本都是自行车,差别无非就是你骑凤凰我骑飞鸽,当时物资有限,各家餐桌也都差不多,差别最大的也就是爹妈做饭的手艺。
整体的社会流动性也不强,但是不论当公务员还是进工厂,收入悬殊不大,可以一眼看穿未来的十年。当时还在鼓励个体户,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直到1992年下海潮才初露端倪,但在收入方面的差距还不明显,因为信息传递不方便,某个人赚大钱的消息可能得好几年时间才能在亲戚朋友中引起嫉妒,刺激程度大减。
总体来说,当时的贫富差距很小,家庭收入透明度很高,即便你考上清北,更多的是满足了父母的荣誉感和虚荣心,当时人们最大的焦虑是收入少而不是收入不均。
但时间隔了二三十年,物是人非。
有些人抓住了制度转化的红利,有些人抓住了财富分配的红利,有些人抓住了红利,有些人依靠创业和投资,各自实现了个人财富的飞跃,社会各阶层差异日渐显著,2%的人群占有80%的财富,不同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天差万别,当年收入差不多的老同事,现在有的身价过亿,有的可能生不起病。
这些案例在前,很多父母,尤其是中产阶层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至少不至于跌落底层,他们发现“知识改变命运”是更永恒的真理,所以从“不输在起跑线”的理念普及开始,“育儿战争”不可避免的展开了。
05
国外的例子也是一样的。
放任型父母最多的国家当属北欧。这里有众所周知的高税收和高福利,贫富差距不大,你可以努力工作,挣10000元交5000元的税,你也可以靠国家养着,一个月领2000块的福利,做个宅男,如果没有大野心,这种淡泊平静的生活幸福感很强,压迫式教育的紧迫感自然不强。
但这样的国家越来越少。
八年前,耶鲁教授蔡美儿风行一时,她更通俗的称谓是“虎妈”,推崇超前学习、超强压力和超高标准,以一种近乎“虐待”的方式来迫使两个女儿保持教育上的竞争力。
她还写了一本书《虎妈战歌》,一时纸贵。
很多人预测,她的这一套办法在西方社会注定失败,结果,虽然抨击的人不少,但更多的人开始效仿。纽约和洛杉矶的父母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考虑上顶尖的幼儿园,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更是虎妈忠粉,呼吁英国民众学习,让下一代变得聪明勤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虎妈揭开了一层幕布,教育分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父母们看到了虎妈的做法能带给自己孩子更有保障的未来。
八年过去了,结果似乎也是这样,虎妈的两个女儿都上了哈佛,从世俗的角度看,妥妥的人生赢家。
受这样的案例鼓舞,放任型父母在美英也逐步朝权威型父母转变,虎妈越来越多,全球同此凉热。
06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社会分层不明显,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孩子尽管并不拥有完全相同的机会,但差异并不大。
到了70年代,低学历和高学历的美国父母照顾孩子用的时间大致相同。但是现在,高学历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比低学历人群拥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每周多三个小时。
别小看这三个小时,日积月累就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
高学历家庭为什么这么做?这是典型的“精英的自我复制”行为。
有人统计佛伦罗萨的贵族,过去600年世事沧桑,但贵族家族就那些个,不多不少。
贵族们自有一套属于这个阶层的识别体系,他们不会去花时间学习职业技能,倡导教导孩子享受优雅的休闲活动,比如让男孩打猎或让女孩学习音乐。这样的休闲技能之后会在提升阶级和择偶上发挥作用,这一套常识延续至今,这些家族的顶层地位也不可撼动。
高学历家庭也知晓这个秘籍,因为他们也是高阶教育的得利阶层,整体来说,名校、高学历的群体平均收入和社会地位也更高,他们也更有资源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中,“马太效应”在这个领域同样有效。
所以,现在的父母就特别累,因为跟你在一起竞争的人可能智商比你高、资源比你多还比你勤奋,怎么可能不焦虑?
07
这么拼,图什么呢?
大家看中的,是教育的回报率。具体说来,下限是立足社会,上限是人生赢家。
低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多采用“放任型”育儿,而高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更倾向于“权威型”和“专断型”,这是无法改变的人性。
有人说毛坦厂中学这种“高考工厂”毫无人性,但这个中学让很多普通家庭的子女上更好的大学,有更多的可选择机会;
资源更好的人会拼名校,因为收益更高。有人很质疑这一点,数据不说谎,学校毕业生的薪水能说明问题。
进入名校还有很多潜在利益,比如越来越强大的校友资源,很多人生际遇的改变可能就是在校友聚会上完成的,那些功成名就的人身边,校友总是很强大的一股力量,即便自己不能独当一面,也可以依附于更厉害的人成为赢家。
结论很简单,贫富差距加速、教育带来的正向效应不减,决定了越来越多的父母只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孩子身上,哪怕你极不情愿,无处不在的剧场效应也决定了你不能无动于衷,当前排的人都站了起来,你想看到演出就不能坐着。
但懂了这么多道理,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
只希望藉此安慰那些不断咆哮的父母——认命吧!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