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鸟资本
近日有消息传出,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便利蜂,或将赴美上市。
最近一周,中概股赴美上市再起波澜的背景下,便利蜂回应消息并不属实。
市场消息指出:便利蜂拟募资5-10亿美元,背后有一个主承销商“天团”,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等大牌投资银行。
便利蜂身后的资本巨头有谁?投资价值有多高?风险又在哪呢?
有何竞争力?
便利蜂初创于2016年,管理团队由原711、邻家便利店高管和互联网团队组成。
先看看便利蜂的定位:一家以新型便利店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零售企业,公司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运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无论技术和零售业态如何演进,让消费者满意始终是零售企业的价值所在。利用最前沿技术革新零售,解决种种消费痛点,让更多消费者体会到幸福感。
从其定位可以看出便利蜂的科技驱动逻辑。
2020年,高瓴张磊组局的价值投资对话中,一位对话者就是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他讲道:便利蜂长期价值是用算法来优化和覆盖便利店营运中的一切,借疫情机会大量地进行系统改进,系统演进速度大大加快,一年干了平时要两年才能干完的活。随着最近经济的复苏,很多系统的能力就显现了。
这段话的关键看点就是:算法+数据。
本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规定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虽然公开披露信息中,还没有看到便利蜂的用户数据,但是如果其用户个人信息超过100万,网络安全审查这一关是肯定要过的,如果未通过,国外上市就不可能了。
幕后资本巨头
任何一门生意,背后总少不了资本巨头的身影,便利蜂也不例外。
早在2018年,市场就传出消息:便利蜂获的腾讯投资与高瓴资本大笔投资,估值16亿美元,腾讯与高瓴分别持股8%。据此计算,双方投资金额达到2.56亿美金。
之后,再传出便利蜂累计募集资金已达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全球顶级股权私募基金、国家主权基金、国际一流大学基金以及超大型互联网公司。
除了腾讯、高瓴,投资者的真实身份有待其招股书进一步披露。
很明显,便利蜂也是属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
3年万店?
投资一门生意,不仅要看到深度价值,也要留心潜在的风险。
2020年5月,便利蜂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并称北京地区超500家门店在2019年已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便利蜂门店在2017年底的数量是60家,2018年年底是570家门店。去年12月末,便利蜂高管公开表示:2021年起开启“高速扩张模式”,计划在今年突破4000家。
其具体规划中,一半的便利蜂门店将位于中国的二、三线城。此外,2023年便利蜂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
可以想见,2023年便利蜂门店如果达到1万家,意味着扩张速度是疯狂的,这也意味着短期内运营成本会极大地提高,对资金的压力极大,对利润的侵蚀也极大,对管理水平也是极大的挑战,那么最近几年能否盈利就是个未知数了。
据野村国际的最新报告,日资的罗森便利店按经营方式可分为加盟店与直营店,以加盟店为主,便利店销售产品主要分为加工食品(53%)、速食(24%)、每日配送食品(14%)以及非食品商品(9%)。
更为重要的是,以自有品牌商品为主并进行管理输出是罗森迅速成长的关键。日本龙头便利店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30%-40%,罗森超过40%。
上述报告直接点出:中国便利店自有品牌占比仅5%,增加自有品牌建设或是未来中国便利店的竞争方向。
便利蜂有多少自有品牌?投资者进去走一圈自然会知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的明显短板所在。
换而言之,自有品牌是一种“粘性”的代名词,直接影响着便利蜂的长期价值。毕竟算法早已不是真正的秘密武器,任何一家技术公司就可以给你提供技术支持,品牌才是消费投资的关键,也是消费升级的“必答题”。
另外,可以再看看日本的便利店,它们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有报纸区杂志区,自助咖啡机是必备,另外就是还有综合功能的机器,如打印复印买票一体机,有的还有ATM机,便利店里也有卫生间可以供消费者临时使用。可以说,日本人的生活就离不开便利店,它是生活的一部分。简单地说,它确实是便利的。
反观我们的便利店模式,很多服务是没有的,基本可以说只是单纯的卖货而已,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服务,从商业角度而言,可替代性是很强的,对于消费者而言,没什么黏性可言。
此外,投资者也不要拿疫情数据作为衡量标尺。
去年12月,便利蜂对外发布《2020年国民便利店消费报告》,特别提及去年便利蜂整体的销售额同比不降反增。其中,社区店上半年一直在“高速奔跑”,写字楼店拥有愈加稳定的忠实用户。
而以我们翠鸟资本的员工为例,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也在便利蜂买过几次快餐,但是今年就没有过了。所以疫情期间的数据是特异数据,不能算作常态。
投资者要谨慎对待便利蜂的“路演”,毕竟特殊的危机时刻总会过去,常态化下的数据才具备说明性。
便利蜂会成功赴美上市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翠鸟资本。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