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教育部启动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整改后的校外培训机构,如何扮演学校教育的补充,担负为国家培养人才和创造良好教育生态的责任?
笔者认为,服务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应是校外培训的方向。
核心素养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为生命成长奠基。核心素养指的是生命个体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培植起来的能促进个体身心持续和谐发展的知、情、意、行等融会贯通而成的精神元素与成长基因。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以小学“奥数”培训为例。“奥数”培训是培训机构问题的重灾区。在国家政策规范下,一些培训机构企图给“奥数”换个诸如“思维训练”的马甲过关,换汤不换药,但其实质内容仍然以“奥数”内容为主。超出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奥数”培训,是离开生命成长主旨而进行的“教育”,是对生命的折损与戕害,是对心灵的压榨与毒害,是对精神的漠视与扼杀。这条路,因为错误,必须叫停,改变方向。
对于小学生来讲,打好认知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首先,小学数学培训内容要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数学核心素养要求,紧紧联系生活实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形成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教学内容必须要按照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组织。否则,就是揠苗助长。其次,培训的方法要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一个人的学习生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优势,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动作(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感知)—表象(把操作、实践活动在头脑中形成形象记忆)—符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用数学方式表达出来)。
依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必须摒弃“刷题”学习方式,而应该创造环境,为孩子设置数学活动实验室,增加学生接触实物的实践活动的平台和机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观察、触摸、拼摆几何图形和几何体,感知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特征,建立几何图形和几何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建立几何直观和发展空间观念;如把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摆放,发展学生数感和符号感,实现由“形”到“数”的抽象与发展;如进行天平实践活动,建立相等与不等,理解方程概念;如把等体积的水,放入不同底面积的量杯中,量杯中的水高低错落,形成反比例函数图像,让学生真正理解反比例概念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会打开小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并在数学的思维空间乐园自由驰骋、任意翱翔,使其思考能力得到发展,创新的种子得以发芽。
改变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学生的核心素养方能真正形成。校外培训只有跟随国家人才培养规划,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方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校外培训要竭尽全力,给予学生内心生长最需要的阳光,如果做不到,也至少不要挡住阳光。
(作者系北华大学教授)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