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
用普惠园维护学前教育公益属性
当前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地方政府应持续增加幼儿教育资源供给。有关部门要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监管弱问题,对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办法(试行)》近日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申请普惠园认定标准,以及幼儿园质量评估相关内容。文件明确,普惠园认定有效期为3年,市级财政将向普惠性幼儿园提供生均定额补助、租金补助、扩学位补助。同时对全市幼儿园规定了具体的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标准,包括班级规模、保教人员的配备、安全设施设备等。
“入园难”“入园贵”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也是一项重大民生问题。要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需要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此次,北京市接连发布两份规范幼儿园管理的文件,进一步规范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将有力促进北京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此次北京市出台专门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系列文件精神,落实《北京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有力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学前教育”,并把实现“幼有所育”列为“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重大民生问题之首。去年11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北京市出台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市级财政将向普惠性幼儿园提供各种补助。此举将促进本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的快速提升,促进本市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北京市有关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届时,此前曾一度出现的资本进入营利性幼儿园吞噬教育资源、部分民办园盲目扩张和过度逐利等乱象,都将得到彻底遏制。随着普惠园数量的快速增长并成为主要办学载体,学前教育将回归教育本位,社会公平和学前教育公益属性也将得到有效维护。
在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过程中,还要及时澄清各种误解和偏见,确保有关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私立园退出论”就是此前一度出现的误读。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非取消私立幼儿园——恰恰相反,国家鼓励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将获得土地和税收优惠,还将获得政府财政给予的补助。
另外,在民办园普惠改造的过程中,一些家长也应该及时调整心态、消除偏见。有的家长抱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决心,担心高端幼儿园变身普惠园后,学费降低了保教质量也会降低。家长们应对普惠性幼儿园建立正确认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态更加良好,协助学前教育走向更加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
教育是国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总体上看,当前学前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公共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地方政府应持续增加幼儿教育资源供给。在规范普惠性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监管弱问题,对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华房产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